中國古代的匈奴和歐洲的匈人(匈奴)沒有血緣關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來使用DNA等測試手段已經回答瞭這個問題。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瞭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秦漢之際,東胡逐漸衰落。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敗,餘部聚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形成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

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瞭大約1300年。東胡語言屬阿爾泰語系。

“東胡”一名最早見於成書年代是先秦的《逸周書》,《逸周書·王會篇》提到“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在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發掘的東胡人墓葬被認為是對上述說法的旁證。

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425年赫連勃勃卒,子赫連昌繼位。428年北魏俘赫連昌。赫連昌弟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

二、東胡

華夏歷史上16個少數民族的最終去向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瞭匈奴。

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占領瞭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311年劉淵子劉聰攻占洛陽,316年攻占長安,滅西晉。台中高級月子中心史稱前趙或漢趙。

漢族是無數個民族融合起來的。漢族是不斷變化的“民族”,看看《史記》,最早的“漢族”就是多個民族融合而成的。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瞭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台中月子中心收費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以上是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匈奴在中國歷史舞臺上進行瞭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和其台中月子中心價格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

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萬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陜西、山西和山東等地。

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瞭約三百年。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於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一、匈奴

台中坐月子中心價格春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北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北有東胡、山戎”。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從以下16個主要民族結局來看,盡管古代互相之間有殺戮,但他們都沒有消失,隻是名字有所改變而已。


arrow
arrow

    bhj779ph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