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台中月子中心收費在現場觀看口述史視頻資料。(主辦方供圖)



▲展台中坐月子中心費用出作品張新民《包圍城市》。

第三部分將通過當代藝術的影像裝置及多媒體等方式呈現其他國際城市化案例,於2018年3月在藝象滿京華美術館展出。策展團隊表示,希望通過深圳和其他城市的城市化案例對比,給觀者直觀地提供一個思考城市化問題的經緯度,同時更加殷切希冀人們反思及更新自我生存的狀態。(記者 梁瑛)

深圳推出本土第一個城市主題國際影像展

深圳本土第一個有關城市主題的國際影像展“叩響——首屆深圳城市國際影像展”近日在深圳越眾歷史影像館拉開帷幕。展覽以深圳為基點,結合全球其他城市化典型案例,通過影像的方式、藝術的表達及文獻的梳理等,呈現全球城市化發展的方方面面。



據瞭解,首屆深圳城市國際影像展以“叩響”為主題,透過城市宏觀及微觀的影像、城市地理空間的變化及人文景觀的變遷等,側重運用影像文獻梳理的方式,叩響城市化進程的大門,進而促使人們對所生活的城市在價值觀、生活方式等問題上的反思。此次展覽由越眾歷史影像館、深圳美術館、藝象滿京華美術館聯合主辦,孫粹、王東、梁田、遊江四位青年策展人聯合策展。展期將延續至2018年5月31日。

深圳是全球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在這個過程中,深圳留下瞭彌足珍貴的影像,它們記錄瞭一個城市的變遷與發展,也集中反映瞭城市化的奇跡及其問題。本次展覽通過這些影像作品,呈現瞭深圳發展的獨特性及不可復制性,將深圳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樣本呈現給觀眾。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影像文獻的梳理,以22個大事件作為線索,通過5張地圖、162張攝影作品、418分鐘深圳拓荒者的口述史及紀錄片共同書寫一部19世紀至今的深圳發展變遷史。

其中,“城市變遷記:地圖見証一座城的變遷”以清嘉慶年間的新安縣境圖、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寶安縣地圖、改革開放後的1985年、2004年以及2015年的深圳市地圖呈現自清嘉慶以來的地域變化和人口遷移情況﹔“一河之隔,兩地之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和“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呈現的是攝影師鄭中健、何煌友、劉廷芳、楊洪祥拍攝的上世紀50-90年代的深圳城市影像以及20餘位深圳拓荒者的口述史、紀錄片,以回顧1978年前深港兩地交流之際、改革開放及城市化轉變進程中的深圳。

第二部分環球產後護理之家展出的是攝影師張新民、王凡、秦軍校、楊俊坡、李政德拍攝的深圳當代城市變遷的影像。這五位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的攝影師從相對私人化的視角著手,關註於各自選擇的主題拍攝長達十年以上,且都不約而同地將關註點集中在普通人的生活狀態,為觀者呈現出一部活生生的當代城市影像文獻史。

張新民憑借敏銳的媒體觸覺,以《包圍城市》系列作品呈現上世紀90年代來深圳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打拼的“打工者”的真實生存狀態﹔王凡則一直關註著“流水線上的打工妹”這一特殊的群體以及“城中村”這一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產物﹔同樣堅持拍攝“城中村”題材至今的秦軍校試圖讓觀者看到“深圳的另一面”﹔楊俊坡的《擦肩而過》系列著重於記錄每日與其“擦肩而過”的人的狀態﹔而李政德的《新國人》系列選擇的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新面孔。

原標題:用影像“叩響”城市化大門
arrow
arrow

    bhj779ph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