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遇上“互聯網+”

/社會

傳統公益模式中存在一個信任的黑盒子,每一位愛心人士在把錢捐出去的一剎那,他仿佛與慈善項目失聯瞭。而互聯網可以讓愛心人士從捐款的那一刻起不斷得到反饋,社會的痛點是公益的起點,一個信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任連接公益的時代到來瞭

文|《小康》記者 洪治

公益慈善正發生前所未台中高級月子中心有的變革。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瞭“互聯網+”移動計劃。6月2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認為,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對促進台中西區月子中心介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會議還通過瞭《“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

實際上,公益慈善早已與互聯網結緣,並迸發出瞭絢麗的火花。

公益慈善也能這麼“玩”

審計師李章忙碌的一天是從走路開始的。清晨一個多小時的走路“成果頗豐”,身體微微冒汗,手機記步軟件記錄的步數超過瞭1萬。午休,他帶領部門同事繼續在院子裡走上40分鐘。晚上回到傢和妻兒還要走上一小時,最後打開手機“微信運動”,當天的步數定格在31175步。

走路是開始,但記步並非結束。李章打開瞭另一個界面,給騰訊“益行傢”項目捐助瞭3萬步,隨即騰訊基金會便向其“快樂康復,走出孤獨”項目捐出6元錢。

以前,誰曾想到走路居然也可以做公益。而當下,“捐步”活動已十分火熱。

談及參與的初衷,李章興奮地說:“我熱愛走路,從4月份到現在每天堅持2—3萬步,已經成功減重16斤。今年8月份我在騰訊公益網站上看到瞭‘益行者’的介紹,這是在傳遞社會正能量,我便參與其中瞭。”

除瞭“捐步”,最近騰訊“99公益日”系列活動之一的“配捐”也火瞭一把。9月7日到9月9日三天,騰訊基金會拿出9999萬元,為騰訊樂捐平臺上正在籌款的公益項目進行1:1配。9月7日,溫州源大創業學院負責人華芝女士成為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通過騰訊樂捐平臺給“公益傳播在行動”項目捐款2萬元並獲得瞭1:1“配捐”。“這次‘配捐’活動力度強、平臺大、幅度大,而且有1:1配的吸引力。” 華芝稱。在她的影響下,溫州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蔡建旺也將自己3333.3元稿費捐瞭出來,同樣獲得瞭1:1的“配捐”。

當然,活動規則也在不斷變化,在9月7日下午“99公益日”啟動會上,新的規則出現瞭:活動期間每日最高“配捐”額為3333萬,單個公益項目最高“配捐”額為999萬,單人捐款每天最高“配捐”999元。對此蔡建旺深有體會:“我覺得這是騰訊站在用戶角度考慮的結果,不至於讓大傢負擔那麼重,而且能讓更多人參與,公益就是要細水長流。”

“配捐”也演變成瞭一個節日,在“99公益日”期間,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思源工程”)在騰訊樂捐平臺上的項目獲得瞭200多萬元的捐贈款,實現瞭多個項目的籌款目標。

互聯網慈善的共贏模式

“公益慈善+互聯網”並非最近才進入大眾的視野。

在國外,2007年10月7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旗下的一款公益性質的網頁遊戲FreeRice正式開始運營,遊戲規則很簡單,隻要你在遊戲中猜對一個單詞,它就會為饑餓的孩子捐出10粒大米。該遊戲運營僅一年便捐出瞭561.5億粒,合計約1123噸大米。

在國內,2012年新浪微公益便已經開始開拓中國公益慈善的“互聯網+”模式瞭。2011年,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社救會”)開通瞭自己的新浪微博,微公益一上線,他們就嗅到瞭新鮮氣味。2012年,社救會工作人員在北京西單地鐵站附近發現一名以撿破爛為生的老奶奶患有直腸癌卻無錢治療,他們就在微公益平臺上發起為“西單奶奶”籌款的項目,短短一個“十一”假期就籌集善款10多萬元,當年11月末“西單奶奶”成功接受手術,至今社救會依然在幫助她。“‘西單奶奶’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瞭通過互聯網捐助者與受助者無縫對接的新模式,通過技術的手段讓捐贈人能方便快捷地瞭解信息,進行捐款,形成良好用戶體驗的同時也擴大影響力,是‘多贏’的模式。”社救會總監公澤忠分析道。

支付寶也有其公益平臺,同樣是致力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精神,無縫對接公益慈善機構與愛心人士。公益平臺上,思源工程於2015年初聯合螞蟻金服公益、淘寶眾籌,通過眾籌周筆暢公益演唱會門票等方式,為“愛的分貝”聽力障礙兒童籌集善款,短短幾天內就籌集100餘萬元。思源工程副秘書長陶鳴介紹道:“網友的捐贈不僅幫助瞭貧困聽力障礙兒童,而且還可以得到周筆暢演唱會門票,可謂‘雙贏’”。

“共贏”屢屢被提及。“‘公益慈善+互聯網’有三個很重要的特點。”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黃浩明表示,“首先是公民的參與度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瞭;其次是涵蓋社會各個層面的廣泛社會影響力。最重要的則是‘關註+行動’的高度合成,傳統的公益慈善關註度的線比較長,而通過‘互聯網+’,個人對於能引起共鳴的項目,點兩下手指就能獻出自己的愛心。”

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發佈的《2014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雖然2014年個人捐贈占比僅約為11.1%,但新浪微公益、騰訊公益、支付寶公益三大在線捐贈平臺和淘寶公益網站共募集善款4.28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42.6%,呈現大幅度增長趨勢。

目前,騰訊公益平臺上已經累計得到捐款4000餘萬次,累計善款6.5億餘萬元;新浪微公益平臺已累計得到捐款2500餘萬次,累計善款3億餘元;支付寶公益平臺上已經累計得到捐款1億1千8百餘萬次,累計捐款3.4億餘萬元,總參與人次已接近2億。

宏觀而言,我國公益慈善事業也正迎來加速發展期。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2013年3月14日批準通過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草案)》進一步要求“堅持積極引導發展、嚴格依法管理的原則,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近兩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瞭百餘項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相關政策,社會組織呈現出一種由上至下的發展熱潮,根據民政部官方統計,從2012年至2014年全國登記的社會組織總數由47.1萬傢上升至60萬傢,其中2013年的增長率為8.6%,2014年的增長率則為17.4%。

不辜負每一顆善良的心

“騰訊‘益行傢台中頂級月子中心’的捐步項目最大的創新性在於它貼近生活,非常透明、便捷,值得信賴。”李章熱愛走路還來源於記步軟件的準確性以及由微信運動平臺建立的社交需求。李章給《小康》記者看瞭近期的捐步記錄,不到30天裡他一共捐瞭59萬步,合計善款118餘元,這些善款分別捐給瞭“快樂康復,走出孤獨”、“一起呵護受傷天使”、“10元給未來上環保課”等項目。“我不僅自己捐步,還把我的捐步記錄分享到各個群體,每個群有100人,他們再分享,這個傳播效力得有多大?”

相較於“捐步”,“配捐”需要更強的公信力。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陳一丹在“99公益日”啟動儀式上就說過:“傳統公益模式中存在一個信任的黑盒子,每一位愛心人士在把錢捐出去的一剎那,他仿佛與慈善項目失聯瞭。而互聯網可以讓愛心人士從捐款的那一刻起不斷得到反饋。騰訊用‘99公益日’這一活動告訴大傢,社會的痛點是公益的起點,一個信任連接公益的時代到來瞭。”

“騰訊公益作為一個大的互聯網平臺,信息又比較公開,捐款也有進度顯示,他們背後肯定是有監管體系的,我願意相信他們。”華芝女士顯得很堅定。不過蔡建旺有一點憂慮:“雖然關註得比較多,但我覺得參與這次捐贈的體制內、企業或者媒體人不多,還是以熟人圈子為主。”記者註意到9月7日上午10點50分,便已達到當日3333萬元的“配捐”上限,有超過15萬名網友參與,平均每千元捐款約有4.5人次參與,而從騰訊公益總平臺捐贈情況來看,平均每千元捐款約有61.5人次參與。對此,蔡建旺有自己的看法:“這次配捐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它的真金白銀,其中信任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們站在捐贈者角度而做出的規則改變我很認可,互聯網公益要形成一種長效機制。”

“我們借助微公益的平臺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促進捐贈信息公開和透明,這個平臺能把運作的項目從開始至執行進度中的各環節信息快速公佈;二是能夠與愛心網友進行互動,解答網友們的疑問或關心的問題;三是通過新浪微公益進行籌款。”陶鳴對思源工程設立微公益平臺的初衷如是說,“我們有多重機制維護和提升公信力,首先,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比如在新浪微公益的執行反饋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評價,我們可以實時自動私信給捐贈用戶。其次,對網友捐贈不收取任何管理費用,全額撥付給受助人。第三,堅持生命第一,規范高效運作,在生命為上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手段確保受助者的真實性和公平性。”

互聯網公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2014年思源工程在新浪微公益、螞蟻金服公益、騰訊樂捐三個捐款平臺上總計有66.77多萬人次參與捐款,募集善款額度超過2000萬元。

為瞭保證平臺上信息的真實可靠,新浪微公益設立瞭五層風險防控機制,從賬號實名認證、愛心團認證、第三方社會組織認證、項目公示,到最後的金融風險控制。同樣,騰訊公益平臺和支付寶公益平臺也結合瞭他們線上線下的各領域專業優勢打造瞭一道道風險防控屏障,目的就是為瞭不辜負每一顆善良的心。

“公益慈善是以慈悲為基礎的,捐贈的本質是認可,這種認可有四個層面。從開始品牌的認可,到具體項目的認可,再到對組織的認可,最終是對行業的認可。”黃浩明解釋道,“其中最難的便是對行業的認可,這需要從具體項目做起不斷積累。‘互聯網+’將信息傳遞的鏈條大大縮短瞭,同時將過去碎片化的信任整合成為一個系統,這對公益慈善的影響是深遠的。”

新生態推動新發展

在“公益慈善+互聯網”模式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瞭一些問題。2015年4月,由京華時報聯合優數研科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發起瞭一項題為“互聯網公益勸捐,你會捐嗎”的調查,調查顯示,如果被頻繁@或私信勸捐,超六成網友表示會反感,認為此舉既利用愛心道德綁架,也侵害瞭捐贈人隱私。

在“8 12”天津爆炸事件之後,社救會在第一時間發起為傷亡消防員捐款活動,通過以互聯網為主的各種渠道,在不到半天時間內募集善款近千萬元。不過,社救會秘書長胡廣華也坦言:“網絡上質疑、指責,甚至謾罵聲也不絕於耳。剛開始,我和同事們也很鬱悶,為什麼做善事還挨罵?後來想清楚瞭,指責、質疑,甚至謾罵都是基於對事情本身的關註,這也促使我們後來在執行項目過程中更加謹慎、更加精準、更加透明。”

“出現問題都是正常現象,社會是多元的,公益也是多元的,過去沒有互聯網的時候也存在這些問題。不過是互聯網提升瞭信息曝光率,打破瞭傳統由時滯帶來的灰色空間,形成瞭更廣泛的效應。”黃浩明分析道,重要的是多方合力快速解決問題。

“問題是常態,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不斷地解決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新浪微公益運營負責人任曉卿向《小康》記者介紹瞭應對“勸捐”背後的故事,“‘勸捐’問題出現後,我們馬上聯合技術部門緊急開會制定策略。”很快應對方案便出臺瞭:首先鼓勵用戶舉報,並與技術團隊合作打造綠色通道;其次對平臺上的項目進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回收瞭部分權限;第三則是對認定有惡意道德綁架行為的賬號進行封殺。通過幾個月的努力,負面影響正在慢慢消退。

在任曉卿的辦公桌上擺滿瞭各種可愛的裝飾,有《戰狼》電影的紀念帽、都教授的相片、小新玩偶等等,每一個擺飾背後都凝結著她與微公益的感情。從微公益個人救助平臺的誕生,到轉發捐贈平臺、微拍賣、品牌捐平臺的上線無不體現著站在用戶角度,滿足用戶需求的初衷。“我們的創新動力(310328,基金吧)就來源於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想讓用戶覺得公益就在身邊,希望能讓一萬個人每人都捐一元,而不是僅僅一個人捐一萬元。”

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整個微公益團隊之中。“我們就像一個大傢庭,大傢都為共同的目標努力。”說到這,任曉卿臉上滿是笑容,這樣的氛圍也能幫助他們嗅到先機。“‘互聯網+’是不斷變化的,現在網友們已經慢慢變瞭,不再喜歡比慘,而是喜歡更陽光、更好玩的事物。”去年“冰桶挑戰”刮出瞭一陣強勁的公益慈善風,今年微公益與“奔跑吧,兄弟”合作計跑步裡程給偏遠學校建跑道活動再次獲得瞭熱烈反響。不僅微公益感覺到瞭,實際上“捐步”、“配捐”、“名人效應”等活動也都體現瞭這點,這也難怪胡廣華有“互聯網讓公益平民化、生活化、娛樂化”的感嘆瞭。

“‘互聯網+’改變瞭人們過去的結社需求,原來需要通過見面建立感情紐帶的方式現在隻需利用微信這類社交平臺就能實現,信息交換鏈條縮短、成本下降所帶來的是整個生態供應鏈的擴大,讓人們對社會的追求也發生瞭變化。”黃浩明分析道。公益慈善與之結合便處於這樣一種新生態下。

實際上這種新生態不僅推動三大“互聯網+”公益平臺發展,也點燃瞭更多主體的激情。

在北京,專註於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北京首創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金服”)利用自己專業的互聯網金融技術以及系統的風控手段,結合公益慈善理念,在其理財平臺“首創E傢”上推出瞭針對首創集團內部員工幫扶的“互聯網+”公益項目。“我們秉承的理念是關註本源,關註人,通過專註於互聯網創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礙,由金融慢慢拓展到更廣泛領域的互動。”首創金服執行總經理嶽明介紹道。9月初,第一個被關愛人已經收到瞭善款,未來首創金服計劃將這個平臺做到更廣泛的領域。

在上海,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攜手“咕咚”運動軟件共同發起瞭一個“捐跑”活動,隻要“咕咚”平臺上這個活動參與者的總運動公裡數達到1萬公裡,浦發銀行就捐助一例斜視兒童公益慈善手術,而他們的目標是眾籌100萬公裡。此外,路人甲、眾籌網、優酷公益等眾多主體也有自己的線上公益平臺。

“‘互聯網+’帶來的是思維的變化,它要求思維的凝練、科學和專業,在那些看似簡單好玩的點子背後有專業的數據挖掘支撐和深刻的心理分析。”黃浩明說道。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bhj779ph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